山东师范大学从1956年开始搞继续教育,全国最早一批,70年下来培养了41.8万名毕业生,年均服务14万人次。这可不是小数字!从函授到自考,再到各种培训,学校硬是把教育办成了服务社会的“金字招牌”。
这事得从头说起。1956年,山东师范大学成立山东省第一个高师函授部,那时候很多人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,函授部就像个“移动课堂”,让无数人圆了大学梦。1984年,学校又搞起了自学考试,成为山东最早的主考学校之一。一步步走来,学校没停下,一直在变、在进步。
继续教育到底干啥?简单说,就是让更多人能学到东西,不管你是想拿文凭,还是想提升技能,学校都给你搭好台子。现在,学校有15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,4个自考专业,覆盖全省19个教学点和93所自考试点院校,在读学生超过5万人。数字听起来枯燥,但背后是无数人通过学习改变了生活的故事。
不光是学历教育,学校还搞非学历培训,覆盖面广得惊人。从党员干部到普通老师,从出国留学到社区大爷大妈,学校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。比如,他们的教师培训项目,直接入选了教育部2024年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,名字响当当。还有“银龄+数字赋能进社区”活动,让老年人也能玩转智能手机,生活更方便。
学校咋做到的?靠的是“四优四全”策略。啥意思?就是产品要好、模式要新、资源要共享、保障要到位。比如,他们开发了个“继小云”系统,招生、缴费、考试全流程网上搞定,方便得不行。这系统还能分析你的学习情况,给你推荐最适合的课程,简直像个“私人助教”。
再说个有意思的点,学校不光教书,还特别会“串联”。他们跟政府、企业、社区合作,把教育资源送到每个人身边。比如,党员干部培训、教师进修,甚至出国前的准备课程,学校都办得有声有色。70年积累,硬是把继续教育做成了“山师样板”,在全国都有名气。
为啥这事能火?因为它贴近生活。现在社会变化快,工作要求高,很多人得不停学新东西。山东师范大学抓住了这点,学历教育帮你拿文凭,非学历培训教你真本事。像教师教育、家庭教育这些项目,直接解决实际问题,谁不喜欢?
学校还有个特点,特别会“因地制宜”。他们不光守着老本行,还顺着时代变。比如,数字技术火了,他们就搞“数智转型”,用AI帮学生规划学习路径。社区里老年教育需求多了,他们就推“银龄+数字赋能”,让老人们也能跟上潮流。
说到未来,学校目标很明确:让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。他们想通过更好的课程、更灵活的方式,帮更多人学到真本事。比如,优化专业设置,开发更多社区教育项目,甚至跟企业联手推出定制课程。这些计划听着就让人期待。
当然,学校也知道,人口结构在变,学习需求也在变。他们已经开始调整,比如建跨学科团队,设计更实用的课程,还用市场化思维来办教育。这不就是“接地气”吗?既能满足国家需求,又能让普通人觉得“学得值”。
山东师范大学这70年的故事,讲的是教育的力量。41.8万毕业生,14万人次年服务量,这些数字背后,是无数人通过学习找到了更好的工作、更好的生活。学校还在往前跑,未来会怎样?咱们普通人可能也好奇:继续教育能给咱的生活带来啥新变化?
天宇优配-10大股票软件-线上股票开户-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